为迎合汽车电动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总成也向着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电驱系统的集成以三合一技术路线为主流,将电机、电控与减速器集成,整体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从纯电驱动总成发展趋势来看,电控系统的集成在未来则更倾向于多合一深度集成,整体向着“3+3+X平台”演进(电驱三合一+充配电三合一+BMS/VCU/PTC/TMM等)。在“六合一”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与BMS、VCU等集成,形成“七合一”或“八合一”,再进一步与整车热管理系统联动融合,形成“九合一”或“十合一”产品,实现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

主机厂加强电驱动系统自研自制

目前,电驱动总成市场上主要由汽车主机厂自制和第三方厂商提供。汽车主机厂自制的代表有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大众等,有的主机厂也正加大自供比例,比如长城汽车初期主要采用联合电子的电驱系统,现在正转向蜂巢动力自制;吉利初期主要采用日电产的电驱系统,现正转向威睿电动自制。而电驱系统供应商主要有博世、麦格纳、博格华纳、日电产、采埃孚等国际大厂,及国内的汇川技术、精进电机、华为、巨一动力等众多供应商。

主机厂自研需求的加强,对传统的电驱总成供需关系带来变革。

从主机厂角度来看,电驱系统是非常强的定制化产品,各车企对于自家车型的定位、动力和性能要求各不相同,需要配合整车系统。因此,对于主机厂自制电驱,能够节省上下游的沟通成本和投资成本,提高车型的迭代速度;

从第三方供应商角度来看,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不管是针对生产领域的降本、提升节拍、降低废品率等,还是平台化的产线利用率,第三方厂商可以通过供应多家车厂,实现成本均摊,拥有规模化的成本优势。

但考虑到各车企对于自家车型的定位不同,对于整车动力的技术路线和性能需求也不相同。如中高端车型对于成本的敏感性就较低,更多地会优先考虑电驱动产品性能、可靠性要求,因此主机厂会更倾向于采用自供体系;而中低端车型因其整车价值量本来就较低,会更注重采购成本,通常主机厂自制成本较高,相较于第三方供应不具备性价比优势,因此主机厂可能会优先考虑第三方配套。未来,电驱动系统市场整车厂与第三方供应商将长期并存,由整车厂主导中高端车型市场,第三方供应商主导中低端车型市场。

电驱系统的域控化:从独立动力域向跨域融合、中央集成演进

从多合一控制器到动力域控制器的演进过程,最初是将所有的动力总成控制模块集成到一个PCB板上(多个主控芯片/单个控制板),紧接着是共用一个控制器芯片、进行软件算法融合(单个主控芯片/单个控制板)。

在多合一集成化的趋势下,以原有的VCU为基础,将VCU、BMS、MCU、DC/DC等动力总成控制模块的软硬件通过芯片集成、算法融合到一个控制器内,形成动力域控制平台,用更高性能的芯片来支持整车实现面向SOA服务架构。动力域控制器将实现动力总成控制决策端的集中,而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功能将下放至各ECU。

整体而言,电驱动系统的多合一集成化带动了原本独立分散的动力总成控制模块朝着动力域控制器的集中融合演进,促进了动力总成系统控制从模块到系统、再到整体方案的融合。未来,不管是电驱动总成市场还是动力域控市场,或者是向着下一代EEA演进过程中的跨域融合以及未来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模式,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多方都应共同推进中国汽车市场电驱动总成及动力域控的快速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信息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